劉文革:雷鋒教我勞動和做人
70歲的劉文革有一張珍藏在身邊的老照片。
照片中,七八個小朋友高興地將雷鋒圍在中間,其中一個扎著兩條麻花辮、身穿碎花外套的小女孩,更是咧著嘴笑嘻嘻地趴在雷鋒的左肩。
這個小女孩,就是小學生劉文革。
60多年過去,作為雷鋒曾經輔導過的學生,劉文革既幸運,又自豪。
“雷鋒教會我做人的道理,激勵我去追求高尚的人生,這是我一生的方向。”劉文革說,“我永遠懷念他”。
1960年,8歲的劉文革進入撫順市望花區建設街小學(今雷鋒小學)讀書。就在這一年,剛剛入伍不久的雷鋒承擔起建設街小學校外大隊輔導員的工作。
在同雷鋒近兩年的接觸中,令劉文革印象最深的卻是一件小事。
幼時的劉文革生活比較拮據,一家8口人全靠父親上班維持生計。一次雷鋒來學校組織活動,愛美的劉文革想打扮得漂亮一些,特意穿上了母親做的花衣裳。正當她美滋滋地要出門時,才發現腳上的襪子破了洞。
劉文革轉身便央求母親給她換雙新襪子,可母親不僅沒給她換,反而嘮叨她好幾句。“最后我穿著破襪子,噘著嘴就去了學校。”
一進教室,身為輔導員的雷鋒就發現了不高興的劉文革。“他看到我就主動走了過來,問我因為什么不開心。”了解事情緣由后,雷鋒便耐心地開導她。
“他說襪子破了補一補就好,解放軍叔叔們也是自己補襪子,新三年舊三年,縫縫補補又三年。他還告訴我要學會艱苦樸素,學會勞動,會勞動就不會再穿露腳趾的襪子了。”劉文革說。
“會勞動就不會再穿露腳趾的襪子”——雷鋒簡簡單單一句話,卻對年幼的劉文革觸動很大。那天回到家,劉文革主動拿起針線,學著補襪子。母親看到很是詫異,劉文革便把雷鋒教她的話原原本本地給母親講了一遍。
“后來我母親還把這件事講給鄰居聽,說我不聽她的話,但雷鋒叔叔說啥就做啥。”憶及此處,劉文革眉眼間都帶著笑意,“現在說起來,都是幸福的回憶”。她說,是雷鋒教她如何做人,這是她一生的幸運。
在她的眼中,雷鋒是一個溫和、親切、活潑的人。
“他個頭不高,但眼睛特別有神,講話很溫柔,帶著湖南口音,而且笑容特別親切。”劉文革回憶,“那時候我還很小,許多細節都記不太清,但第一次見到他就覺得特別可親可愛”。
為人和善的雷鋒很快就成為孩子們關注的對象。“當時老師讓我們喊他‘雷鋒叔叔’,但實際上他更像是我們的大哥哥,給我們講故事,關心我們的生活,有時候還會跟我們開玩笑,大家相處很融洽。”劉文革說。
正因為這樣,學校里的孩子們都盼著雷鋒常來。每次雷鋒一來,孩子們都像小燕子一樣嘰嘰喳喳圍在他身邊。有一次聽說要跟雷鋒合影,孩子們更是都爭著搶著上前。
然而,這張珍貴的合影照片第一次出現在劉文革手上,已是十多年之后。“當時也不知道自己在那張照片上,而且我后來還改過名字,同學們都沒能找到我。”直到一次她參加團代會,被現場的老同學認出,這張照片才輾轉到她的手里。
“一看到照片,我的心情就特別激動,那兩年與雷鋒相處的點滴慢慢浮現在我的腦海。”從此,劉文革便將這張照片視若珍寶,夾在老舊的淺藍色筆記本里,放在挎包中,走到哪里都隨身攜帶。
這張照片對她是提醒也是鞭策,“我是雷鋒輔導過的學生”“我不能給他丟人!”
得知記者上午要來采訪,早上不到5點劉文革就起床了,戴上老花鏡,在稿紙上一筆一畫寫下當年雷鋒來當輔導員的點點滴滴。“現在歲數大了,很多東西不寫出來就都忘了,但我始終記得雷鋒教我們要做好人,做好事,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。”
她回憶,那時雷鋒幾乎每隔一兩周就會來學校一次,給大家帶一些學習用品,做憶苦思甜報告,還提倡在學校搞“三件寶”活動,在每個班級設立節約箱、儲蓄箱、針線包。
“像平時上下學路上拾到的鐵釘、牙膏皮等廢棄物,大家都會主動放到節約箱里,然后換錢作為班費。日常積攢的零花錢也會存到儲蓄箱里,用來幫助家庭困難的同學買書買本。”劉文革說,雷鋒精神一直陪伴著同學們的成長。
盡管雷鋒做校外輔導員只有不到兩年時間,但卻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種子,生根發芽,直至長成參天大樹。
工作30年來,劉文革陸續被評為撫順石化公司石油三廠廠區先進個人、公司優秀共產黨員、撫順市優秀共產黨員,還給廠區的子弟小學當過校外輔導員。“這一切都歸功于雷鋒。”劉文革說:“因為我時刻記著自己是雷鋒輔導過的學生,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學習雷鋒,不能給他臉上抹黑。”
為了紀念雷鋒,劉文革在兒子和孫女上小學之前,每年清明節都領著他們給雷鋒掃墓。祖孫三代一起了解雷鋒、學習雷鋒,劉文革一家都和雷鋒結下了不解之緣。
“我是雷鋒輔導過的學生,我兒子曾經當過雷鋒儲蓄所的所長,我孫女就讀過雷鋒小學,所以雷鋒精神在我家代代相傳。”劉文革說:“我要把我知道的雷鋒講出來,讓更多的人了解他、學習他。”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動 | 同情 | 無聊 | 憤怒 | 搞笑 | 難過 | 高興 | 路過 |
- 上一篇:韓頌東:雷鋒和同學們“掰腕子”
- 下一篇:播下一粒種 花開六十年——遼寧撫順一心…
相關文章
-
沒有相關內容